合理选择试验设备
根据试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设备,确保样品体积符合要求:发热样品体积不超过试验箱有效容积的1/10,不发热样品不超过1/3。
熟悉设备性能
熟悉试验箱构造、控制器操作及性能参数,仔细阅读操作手册,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故障或试验数据不准确。
样品预处理
将试验样品置于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,直至温度稳定,确保初始状态符合测试要求。
试验环境准备
确保实验室温度5℃~30℃、湿度≤85%RH,避免环境因素干扰测试结果。
参数设定
通过触摸屏设置高温值、低温值、温度冲击时间、恢复时间、循环次数等参数,等待蓄温值达到设定标准。
样品放置
样品离箱壁10cm以上,多个样品尽量置于同一平面,不堵塞出风口和回风口,并远离温度传感器。
高温测试
将试验箱温度升至设定高温值(如70℃),保持至样品温度稳定。
低温转换
高温测试结束后,在5分钟内将样品转移至低温测试室(如-55℃),持续1小时或至样品温度稳定。
高温恢复
低温测试结束后,在5分钟内将样品转移至高温测试室(如70℃),持续1小时或至样品温度稳定。
循环测试
重复上述高温-低温转换过程,完成规定循环次数(如3次)。
样品恢复
从试验箱取出样品后,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小时或参照标准要求的时间,直至温度稳定。
结果检测
对照标准评估样品损伤程度,记录测试数据,通过USB或电脑接口导出结果。
安全防护
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和护具,避免高温烫伤或低温冻伤;设备需正确接地,防止触电风险。
环境监控
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控温度变化,确保在预设范围内稳定运行;实验室需配备良好通风系统,防止过热或窒息风险。
设备维护
定期清洁冷凝器、蒸发器等部件,检查制冷剂压力,校准温度传感器,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。
异常处理
若温度出现异常波动,应立即暂停测试并检查设备;试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废料,保护环境。